-
募資乏力、留存堪憂!鵬華基金突圍指數業務受挫
- 大小:19379k
- 語言:簡體中文
- 類別:娛樂
- 系統:pg下載
文/任暉
鵬華基金無疑是募資近年來基金行業中發行新基金最“賣力”的公司之一。
然而,乏力這家公司卻陷入了一個略顯尷尬的留存藍獅在線局面:一方面持續高密度推出新產品,另一方面整體規模卻停滯不前。堪憂
或許正是鵬華意識到主動權益基金業績難以突圍,在總裁鄧召明帶領下,基金,突圍鵬華基金明顯加大了指數類產品的指數布局力度,試圖以此開辟規模增長的業務 “第二曲線”。從
但這條轉型之路同樣充滿挑戰,受挫一方面,募資當前指數基金市場競爭已趨于白熱化,乏力頭部公司憑借先發優勢占據大量份額;另一方面,留存鵬華基金此前因部分產品業績不佳透支了品牌信譽,堪憂也讓投資者對其新布局的鵬華指數產品保持謹慎,進一步加大了轉型難度。
顯然,在行業新發展階段,只有真正聚焦產品回報、重視客戶長期持有體驗的基金公司,才能打破 “發新難留量” 的藍獅在線怪圈,贏得投資者的長期信任。
這既是鵬華基金突圍的關鍵,也是整個公募行業轉型的核心方向。
六年募資超3200億,最高一年豪賺44億元
從基金發行數據來看,鵬華基金的“發力”程度在行業內穩居前列,高強度的產品發行也為公司帶來了短期營收與利潤的大幅增長。
據Wind數據顯示,過去一年,鵬華基金上報基金51只,在全行業排名第7位;獲批發行40只、成功發行35只,這兩項指標均位列行業第6,無論是產品申報效率還是落地能力,都展現出較強的競爭力。
若將時間線拉長至2020年至2025年,鵬華基金始終保持較強的發行節奏。2020-2025年,鵬華基金發行基金數量分別為43只、51只、27只、32只、35只、31只,累計發行219只;募資規模方面,同期分別募集1228.68億元、837.55億元、414.09億元、400.11億元、373.02億元、199.19億元,合計達3242.64億元,體量在行業內處于上游水平。
從產品布局來看,能夠帶來高額利潤的權益基金是鵬華基金的重點方向。2020年至今,鵬華基金發行股票型與混合型基金165只,募集資金1972.19億元。巨量發行帶來的增量資金,也直接轉化為鵬華基金的盈利增長。自2019年起,鵬華基金的營收與凈利潤進入“爆發期”。其中營業收入從2019年的22.06億元最高攀升至44.37億元,凈利潤從5.49億元增長至10.08億元,兩項指標均接近翻倍。
規模原地踏步主動權益基金規模“腰斬”
基金行業向來有“牛市基金好發不好做”的說法。鵬華基金借助牛市期間投資者的亢奮情緒批量發行基金,短期內賺得盆滿缽滿,卻很快遭到市場“反噬”。從整體規模變化來看,鵬華基金的基金數量雖在持續上漲,但規模增長曲線已嚴重“鈍化”。數據顯示,自2022年二季度管理規模突破9000億元后,盡管后續基金數量不斷增加,但其整體規模始終在9000億級徘徊,未實現實質性突破。
鵬華基金重點發力的主動權益基金,更是出現產品數量與規模嚴重背離的情況。鵬華基金混合型基金數量已達125只,較2021年巔峰期增加約40只;但管理規模卻從2021年的1577.04億元驟降至782.71億元,近乎“腰斬”。值得注意的是,2020年至今,鵬華基金混合型基金累計募集1526.92億元。
龐大的增量募資不僅未能扭轉規模下滑趨勢,反而被大量贖回,陷入“竹籃打水一場空”的困境。
投資者為何用腳投票?超四成次新基金最大回撤超30%
鵬華基金規模停滯、贖回頻發的核心原因,說到底是產品業績不佳讓投資者失去了信心。公司在牛市頂部批量發行的基金,在后續市場回調中大幅虧損,成為規模下滑的“直接推手”。
來源:Wind
回溯鵬華的發行節奏不難發現,43只基金發行于2020年、51只發行于2021年,而這兩個年份恰好是A股的牛市頂部。在高位發行的基金,到了2022年后市場回調時紛紛“踩雷”,給投資者造成巨大損失。
Wind數據顯示,2022-2024年市場回調期間,鵬華基金僅股票價差就虧損了439億元,這一虧損規模在行業內處于較高水平。
來源:Wind
從單只基金回撤情況來看,問題更為嚴峻。2020年5月至今,鵬華基金成立的56只主動權益基金(普通股票型、混合型)中,25只回撤幅度超過30%,占比超四成;17只回撤超40%,其中鵬華創新未來的回撤更是高達76%。
募資難、留存低 轉型指數基金遇冷
或許是意識到主動權益產品業績難以突圍,近年來鵬華基金明顯加大了指數類產品的布局力度,希望借此開辟規模增長的“第二曲線”。
從今年發行的產品類型就能看出這一轉型趨勢:今年以來發行的31只基金中,有27只屬于股票型基金。
但這條轉型之路同樣充滿挑戰,市場競爭激烈,再疊加此前品牌信譽的透支。盡管鵬華基金密集申報、發行了多只ETF及指數聯接基金,可從實際募集和存續情況來看,市場反響并不熱烈,面臨“募資難”與“留存低”的雙重問題。
一方面,募資規模普遍偏低。今年以來,鵬華基金發行的27只股票型基金(以指數基為主),合計募集資金僅117.73億元,平均單只基金募資規模僅4.36億元。
另一方面,基金成立后的留存率極低。以近一年成立的產品為例,鵬華中證全指自由現金流ETF、鵬華上證180ETF、鵬華中證A50ETF、鵬華中證800ETF、鵬華中證電信主題ETF及鵬華上證180ETF聯接A等多只指數基金,留存率竟不足10%,大量資金在基金成立后迅速被贖回。
在募資難與留存低的雙重影響下,鵬華基金不少指數基金面臨清盤風險。Wind數據顯示,目前公司旗下共有109只指數型基金,其中20只規模低于0.5億元。
告別“規模焦慮”,聚焦“價值創造”成轉型關鍵
鵬華基金的尷尬處境折射出公募行業發展的階段性問題。當行業告別高速增長期,進入精細化、高質量的發展新階段,那些能夠提前轉型、注重產品質量與投資者體驗的公司,或許將在下一輪競爭中占據先機。基金公司的價值不應體現在發行了多少只新產品,而應體現在為投資者創造了多少可持續的價值。這才是基金行業健康發展的根本所在。
鵬華基金的處境絕非個案,而是整個公募基金行業競爭白熱化的一個縮影。在資產管理規模為王的行業評價體系下,各家基金公司不得不持續加大新產品發行力度,陷入‘不發新基金就會落后’的焦慮之中。
然而,當行業集體陷入發行競賽時,單個公司的努力很難轉化為持續競爭優勢,反而推高了行業整體的獲客成本,降低了資源配置效率。鵬華基金面臨的“留存率不高”問題,揭示了行業普遍存在的“重發行、輕運營”弊端。投資者用腳投票的背后,是基金產品同質化嚴重、缺乏長期穩定業績支撐的現實。
許多基金公司將大量資源傾注于新基金營銷,卻忽視了存量產品的業績提升與服務優化,導致投資者快速贖回,轉而追逐下一只“爆款”產品,形成惡性循環。

小編推薦:
當然我們華軍軟件園除了Bsports網頁版app這樣一款非常方便的系統工具軟件,還有TFun游戲、投票刷票專家、批量小管家等相關軟件提供下載,有需要的小伙伴請點擊下載使用。
版本: 安卓版 f1593 | 更新時間: 2025-10-16 21:37:15